熙攘的八街九陌,高聳入雲的摩天大樓,香港似乎就像表面看到的那樣繁華喧嚷。當放慢腳步,靜靜的走過大街小巷,會發現其中的豐富細膩令人讚嘆。從世界級畫廊、展覽、國際藝術盛事到街頭巷尾都可欣賞的街頭藝術,身為亞洲最活躍的藝術文化中心之一,香港處處展現十足的創意精神。
「舊城中環」是殖民歷史的開端,由最早建成的街道「荷李活道」貫穿,彷若濃縮整個香港的剪影。除了遍佈的古蹟、老字號、藝廊、餐廳、酒吧…,巷弄間別具匠心、獨樹一格的壁畫,更是讓傳統與創意、繁華與寧靜完美並存。沿著閣麟街的斜坡走,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居港的法國壁畫家Elsa Jean de Dieu於「2018年香港街頭藝術節」的作品之一。這幅位於「擺花街21A號」黑色外牆上,被五彩氣泡環繞的咧嘴大笑男子,希望藉由獨特風格為SoHo荷南美食區營造輕鬆歡樂的氣氛。後頭的嘉咸街由英國街頭藝術家Dan Kitchener及香港塗鴉藝術家Alex Croft,以印象派柔和朦朧的風格與色彩對比鮮明的塗鴉,重現了各面向老香港的懷舊韻味,使這邊成為最具人氣的打卡景點。
除了街頭塗鴉外,香港的街頭小吃更是源遠流長。19世紀開始,為維持生計,社會底層的路邊攤、大排檔開始盛行。主打即賣即食,不需注意衣著,從早餐到宵夜,各式甜、鹹熟食應有盡有。除快速方便外,價格更是平易近人,但衛生及食安方面與餐廳相比著實不佳。其效率、價錢及口味廣受藍領及草根階級歡迎,而後更是發展出「為食街」。早期的「為食街」位處中環士丹利街與嘉咸街交界,與現今的「舊城中環」重合,若想體驗老香港的濃烈情懷,不妨至「舊城中環」逛逛。
美國街頭塗鴉藝術發源於1960年代的費城,並在紐約發揚光大。塗鴉藝術剛開始並非圖案,而是帶有圖案的簽名或是團體名。當時很多塗鴉藝術家都隸屬於某個團體或組織,有時黑幫也會以此來畫地盤宣示主權。「後塗鴉藝術」是從1970、80年代開始,畫廊漸漸注意街頭塗鴉的前衛與活力,並引進從事商業推廣。此時的塗鴉可理解為帶簽名的圖案,而最典型的後塗鴉藝術創作者之一便是凱斯.哈林(Keith Harling)。
1958年出生於美國賓州的藝術家凱斯.哈林,受到業餘漫畫家父親和華特.迪士尼的影響,從小熱愛繪畫,並學習卡通繪畫技巧。他進入匹茲堡的商業藝術學校(The Ivy School Professional Art)就讀後,發現他對於成為平面設計師毫無興趣,因此休學。之後他搬到紐約就讀視覺藝術學院(School of Visual Arts),在此他發現除了美術館、畫廊等專業藝術機構,在地鐵、夜店或是市區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生機蓬勃的藝文氣息。同時結識了肯尼.沙夫(Kenny Scharf)、尚-米榭•巴斯奇亞(Jean-Michel Basquiat)和安迪.渥荷(Andy Warhol)等藝術家,也受到他們的影響。哈林認為藝術是為每個人而生,而非只屬於能負擔高昂藝術品的菁英階級,所以他決定將職涯投身於創作真正的公共藝術。
1980年哈林找到了一個能有效和大眾溝通的媒介。他偶然在每日通勤的地鐵站看到空白的黑色看板,突然閃過這樣的念頭,「這是塊完美的畫布」,於是他開始用白色粉筆在上面作畫。1980到85年間,哈林創作了數百張作品。然而,隨意塗鴉是違法的,所以他曾因此遭警方逮捕,但他並未就此罷手,而是繼續創作。他所創作的圖像成為紐約通勤族的日常,人們常停下腳步參與哈林的創作,讓地鐵變成了一個另類的藝術實驗室。
哈林曾說過:「如果你熱愛生命,如果你對生命和人的價值有所理解,那你就應該反對那些侵害人權和生命的事物。你必須挺身對抗那些顯而易見的錯誤。我覺得這有一部份是出自於責任感,但更有一部份是因為,這不過就是你在看到不公不義的事情時,會想說點什麼或做點什麼的自然反應而已。」他擅長使用簡單大膽的線條,描繪出各種具符號學意涵的圖案,例如簡筆人、電視、金字塔、飛碟、狗和嬰兒等。他運用簡明直接的圖像跳脫語言的限制,讓大眾更容易理解他想傳達的概念和訊息,當中涵蓋了許多社會議題,囊括種族議題、同志議題、戰爭議題、科技擔憂和毒品濫用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