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理查·華格納(Wilhelm Richard Wagner,1813-1883)在德歌劇史上的地位無法撼動,他承襲自莫札特的德語歌劇傳統,進而開啟後浪漫主義的作曲潮流。不僅整合文學、戲劇、建築及視覺藝術,更將這種「總體藝術」的概念在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中發揮的淋漓盡致,全劇長十五個半小時,總計花了26年的時間完成,均創下歌劇史上的歷史紀錄,成為不朽的經典。
其作品大量使用「主導動機」(特定人物、地點或事物,一起出現的一至兩小節的音樂),以複雜的織度、豐富的和聲及配器法著稱。而更以半音體系及快速轉變的調性,直接影響古典音樂的發展,在作品《崔斯坦與伊索德》更打開了現代音樂的序章。
儘管華格納在歐洲音樂史上具有崇高、不可抹滅的地位,但他的行事作風卻帶來許多爭議。其中理由不乏極端的政治、宗教思想,例如:反對民主及議會、對猶太人的歧視…等。如此極端的思想,也間接為後世的希特勒思想拉開序幕。
莫札特的父親李奧波德.莫札特(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1719-1787)是音樂教師、奧地利薩爾茲堡的宮廷小提琴家及作曲家。1759年莫札特七歲的姊姊瑪利亞.安娜•莫札特(Maria Anna Walburga Ignatia Mozart ,1751-1829)跟著父親學習大鍵琴。此時三歲的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迷上她彈奏的曲子,不僅跟著哼唱,有時甚至坐在家中的大鍵琴前模仿彈奏。
莫札特在從未受鋼琴教育的年紀時,三歲即擁有絕對音感、對樂曲的記憶力更是驚人。而時年五歲的莫札特趁姊姊瑪利亞.安娜練習時,將樂曲牢記於心,看到樂譜後半小時內的練習便能輕易上手。年紀尚幼的莫札特情緒難免不穩定。但神奇的是,只要坐定在鋼琴前,他的情緒便能放鬆下來。
女兒瑪利亞.安娜是才華洋溢的鋼琴家,兒子莫札特是音樂神童。李奧波德身為薪資微薄的宮廷樂師,他嗅到其中的商機,開始為兒女在歐洲各地舉辦音樂會巡演,並收取費用。他替孩子們打扮成公主、大臣,戴上假髮、穿著背心、配上寶劍。也因為這樣,莫札特「音樂神童」的稱呼在音樂圈內不脛而走。
莫札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和家人的歐洲巡迴版圖從維也納展開,青春期的發育及賀爾蒙的變化,讓莫札特臉上佈滿痘痕。在主打「神童」的口號和重視容顏的宮廷氛圍中,這也直接影響了莫札特一家的生計,此時莫札特姊弟不再是當初巡演歐洲的天才神童。因此莫札特的父親開啟作曲家培養計畫,將莫札特打造為有模有樣的作曲家。除了談下宮廷作曲家的鐵飯碗,也同時開始招攬各種譜寫生意。
莫札特的母親在陪伴他停留巴黎時病倒過世,得年57歲。莫札特不敢親自告訴父親,而是透過朋友轉達。因此其父-李奧波德.莫札特(Johann Georg Leopold Mozart,1719-1787)將老婆的死歸咎於莫札特,父子間因此有了嫌隙。不會法文的莫札特,在短暫停留巴黎後,回到薩爾茨堡與父親和姊姊一起生活。但薩爾茲堡被排除於歐洲音樂聖地外,既沒有劇院,也沒有歌劇,加上父親各種施壓要求,以及大主教的呼來喝去,莫札特逐漸喪失了對音樂的熱情。他的創作及公開演奏銳減,曾寫道:「在這樣一個赤貧的地方,無所事事地度過一生真是非常可悲」。
在莫札特25歲之際,他再也無法忍受自己的處境,請求解除宮廷樂師一職。折斷不愁吃穿的豐厚羽翼,轉而留在維也納,也因此締造音樂史上前所未見的黃金時期。他由內而外擴大樂團結構,並賦予作品多元的情感表達。歐洲空洞的宮廷音樂也就此翻轉出全新樣貌。
古諾(Charles-François Gounod,1818-1893)生於巴黎,1839年榮獲羅馬大獎首獎,並於1859年譜寫出名垂青史的歌劇《浮士德》。歌劇《浮士德》是典型的抒情歌劇,除了展現法式音樂的特長,優雅、清晰、勻稱、洗鍊、真摯,也體現新興資產階級的理想以及追求。1870年普法戰爭爆發,古諾攜家帶眷避居英國。由於《浮士德》深受維多利亞女皇喜愛,也為他帶來了不凡的際遇因而成為英國音樂圈的當紅炸子雞。
古諾一生熱衷於宗教,雖然歌劇《浮士德》使他廣為人知,但他其實在宗教音樂方面也貢獻出卓越的才能。如現今極為流行的《聖母頌》。他以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的《C大調前奏曲》(《平均律鋼琴曲集》第一卷)為伴奏基底,佐以世人熟知的歌曲《聖母頌》。不僅展現了崇高的曲意、更將優美的旋律與伴奏搭配得天衣無縫,可謂跨年代的合作典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