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MENU
麗寶集團
Group
關於基金會
About Us
認識基金會
基金會20週年
歷年大事紀
公開資訊
董事介紹
最新消息
News
雕塑雙年獎
BIENNALE AWARDS
第七屆麗寶雕塑雙年獎
關於麗寶雕塑雙年獎
比賽辦法
評審名單
線上報名
活動快訊
本屆得獎作品
歷屆
活動
Events
彩雲講堂
麗寶福容獎助學金
雕塑雙年獎花絮
麗寶
文
出版品
Publications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會員中心
Member Centre
首頁
>
搜尋結果
全部
找到 229 條結果
【向大師致敬(德國音樂篇) - 理查.史特勞斯】
理查•史特勞斯(Richard Georg Strauss,1864-1949)深受「新德意志樂派」(Neudeutsche Schule)影響,是德奧音樂傳統的最後繼承者,也是晚期浪漫樂派的代表作曲家。理查•史特勞斯通常被認為是將「交響詩」發揮得最好的作曲家,於1888年創作的交響詩《唐璜》(Don Juan)是他踏入晚期浪漫樂派的代表作,豐富的半音運用,卓越的對位作曲技巧及精湛的配器手法也使音樂織度的編排緊密、複雜,藉此開啟傳統結合創新的第一步。 除此之外,歌劇是除了交響詩以外,理查•史特勞斯創作的另一大高峰。1905年首演,以唯美主義文學為主的歌劇《莎樂美》(Salome)將理查•史特勞斯的事業推向高峰。他將內容高度濃縮,以急促貼近說話方式的唱腔貫穿全劇。前衛的音樂技法徹底擺脫過往華格納冗長、沉悶的音樂風格,將歌劇提升至全新的藝術層次,成為他最具現代主義的作品。 理查•史特勞斯古典融合現代音樂的作品,不僅停留在浪漫樂派晚期,也可說是後世電影配樂人的引路燈塔。電影配樂史學者羅伊•普倫德加斯特(Roy Prendergast)曾寫道:「當面臨到電影中某種戲劇性的問題時,史坦納、康果爾德和紐曼會向華格納、普契尼、威爾第、史特勞斯等人尋求解答」。2001年大導演史丹利.庫柏力克在電影「太空漫遊中」使用《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作為開場,也成功使之成為史上最有名的電影配樂之一。
【向大師致敬(德國音樂篇) –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
約翰尼斯.布拉姆斯(Johannes Brahms, 1833-1897)是浪漫樂派中期的德國作曲家,也是當代維也納音樂的領袖。他的創作曲目類型眾多,擅長以精緻的筆法重現民謠旋律。其音樂理念與當時新音樂派的李斯特、華格納背道而馳。在同時期作曲家不再以古典曲式創作的氛圍下,他堅定的守護與持續以古老的作曲手法創作。德國指揮家漢斯·吉多·馮·畢羅男爵(Hans Guido Freiherr von Bülow,1830-1894)便將他與巴哈、貝多芬並成為「德國三B」。 布拉姆斯完美主義者的稱號在音樂史上赫赫有名,嚴於自我批判及謹慎的作曲風格,使他被責任感所束縛,所有未能滿意的作品都會遭他親自銷毀。也因此在編制上較為複雜的作品,如:交響曲、協奏曲等…,產出數量上就會非常有限。以《d小調鋼琴協奏曲》來說,原以交響曲規模進行構思。因龐大的樂曲織度,布拉姆斯深感無法掌控,便將其縮編為兩台鋼琴演奏的奏鳴曲。苦思良久後,卻又想保留交響曲的特點,因而產生現今眾人所熟知的音樂體裁-「鋼琴協奏曲」的雛型。 在不停的創作中,布拉姆斯深覺,浪漫主義與交響曲邏輯中的對立。因此他由當代音樂中獲取元素並加以發展,成為支持他交響樂創作的力量。這正是布拉姆斯一生從一而終的堅持與原則,也是當時浪漫樂派大編制作品中所缺少的精神。
【NSO X 麗寶 彩雲室內樂系列IV《漫逸時光》】
2023年7月1日NSO國家交響樂團將與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攜手合作,共同主辦「NSO X 麗寶 彩雲室內樂系列IV《漫逸時光》」。由NSO管樂家群:宮崎千佳、阮黃松、黃荻、陳奕秀、劉品均以及客席鋼琴家翁重華帶來法蓮克、戎岡、屠意勒的作品。除了是音樂會中不常見外的曲目外,三個國家的音樂特色也將在這場演出中嶄露無疑。 近代法國音樂中,木管作品一直是不可忽視的一環。除了樂器性能已完善,足以提供作曲家寫作技巧難度更高的創作之外,各樂器間的性格差異更能巧妙融合的聲響。不論是互相搭配或是彼此對話,相較於絃樂器的一致,木管在聆賞之間提供了更新鮮的趣味性。 女作曲家法蓮克這首六重奏足足早了寫作同編制的浦朗克80年,並同時以鋼琴家之姿立足於十九世紀的巴黎。近代比利時作曲家戎岡是出色的管風琴家,在這首五重奏中不但有比擬拉威爾音樂的精細,更有近似斯特拉溫斯基的節奏感。另安排德國作曲家屠意勒的六重奏作為對照,以厚重的德式樂響對比出法式的輕盈與優雅。想在一場音樂會中感受三種不同風情的朋友們,基金會邀您一同踏著音符去旅遊。
【台灣近代雕塑史簡介I】
十六世紀後,活耀於台灣海峽的倭寇、海賊漸趨式微。閩、粵沿岸的居民陸續登陸台南安平一帶從事小型貿易、漁業、定居耕作等……。 荷蘭治台期間,為開墾而獎勵漢人移居台灣,因此中國東南沿海首度出現較大規模的遷徙。清初後,為了脫離飢荒、災害、戰亂,渡台移民冒著九死一生的風險橫跨台灣海峽。當時的台灣環境惡劣、毫無社會制度,加上渡台人口多為勞動移民,因此並未將明、清文人雅士的精細雕刻工藝傳入。 橫跨台灣海峽,穿越暗潮洶湧,令人聞之色變的「黑水溝」。此等高風險與惡劣的環境使得民間信仰越漸興盛。廟宇的搭建、裝飾、神像雕刻的工藝使得漳州、泉州、福州、潮州師傅的技術得以傳入。由於取材便利,當時的神像、廟堂雕刻大多以木雕為主且少有雕刻藝術品。 1894年,甲午戰爭戰敗,台灣受到日本長達五十年的殖民統治。日本治台時期,日本將台灣視為現代化的實驗場。在美術方面台灣受到日本文化和間接式的西洋現代文明與社會制度的洗禮。除了傳統的文人畫、民俗彩繪、木雕工藝外,西洋技法的表現與美學觀的傳入,更造成台灣美術發展極大的刺激與變革。
【台灣近代雕塑史簡介II】
日治時期(1895-1945) 日本並未在台灣設置美術學校,僅在師範學校設有以實用技能為主的圖畫科與手工科。想繼續在各項美術專門領域深造,就必需遠赴日本進入美術學校或私塾學習。 1927年台灣美術展覽會開辦,使得藝術創作者有了一展長才的競技舞台。但因台灣美術展覽會與後來的台灣總督府美術展覽會並無設立雕塑部,雕塑教育方面也沒有教師來台授課,使得從事近代西洋雕塑的創作者相對稀少。想學習雕塑只能留學日本,其中包括黃土水(1895-1930)、黃清呈(1912-1943)、范倬造(1913-1977)、陳夏雨(1917-2000)、蒲添生(1921-1996)等……。而這批台灣年輕人也正巧趕上日本傳統雕刻勢微、近代西洋風雕塑盛行的時期,也因此有嶄露頭角的機會。 二戰後,臺灣全省美術展覽會設立雕塑部門,加上美術院校雕塑教育的拓展,台灣雕塑也因此進入全盛時期。初期,仍以寫實風格為主,1950年後逐漸轉為抽象、簡約風格,並開始探索造型及空間的概念。1970年留學生們持續返台、雕塑團體興起,不僅更新了舊有的技術、材質與觀念,也帶動了非傳統的複合媒材、裝置藝術、公共藝術、環境藝術的興起,使得台灣的藝術逐漸與世界接軌。
【台灣近代雕塑之父 - 黃土水I】
把生命奉獻給藝術的黃土水,35歲便步下人生舞台,但他的作品跨越有限的時間及肉身,成為回望台灣美術史的重要里程碑。 1895年黃土水(1895-1930)出生,正逢台灣割讓給日本第一年。1915年在校長舉薦下,保送東京美術學校雕刻科木雕部,成為第一位進入東京美校就讀的台籍生。 為發揚台灣文化,黃土水的創作始終離不開台灣田園風光。他對台灣的熱愛在作品中可見一斑,如:《郊外》、《水牛群像》等…。他不僅將台灣的風土民情展現在作品中,也將對台灣的思念寄託其中。他曾在《東洋》雜誌發表「出生於台灣」一文,闡述他的藝術創作之道:「生在這個國家、便愛這個國家,生於此土地、便愛此土地,此乃人之常情。雖然說藝術無國境之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創作,但終究還是懷念自己出生的土地。我們台灣是美麗之島,更令人懷念。」 1920年,年僅25歲的黃土水以極具台灣特色的生番雕像《蕃童》入選由日本國內權威學者、批評家和藝術家擔任審查委員,可謂藝術最高殿堂的日本官辦展覽「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入選帝展的台籍藝術家。
【台灣近代雕塑之父 - 黃土水II】
1921年,黃土水憑藉作品《甘露水》再次入選「日本人」的主舞台-帝國美術展覽會(簡稱帝展),身為來自殖民地台灣的藝術家入選,更顯得其困難與珍貴。耗時2年以大理石創作的台灣第一座女性裸體雕像。,以道地亞洲女性的面容和身形,蘊含東方的內在精神性著稱,更讓台灣美術史學者蕭瓊瑞聯想到文藝復興畫家波堤切利(Sandro Botticelli)的經典作品《維納斯的誕生》。 作品《甘露水》在遺孀廖秋桂攜回台灣後,因為各樣歷史的因緣巧合與事件下,消失在台灣的民間。2021適逢文協創立百年,時任國藝會董事長的林曼麗表示「甘露水跟文協出生是同一年,甚至是同一個月,這代表很重要的一個精神象徵跟力量,如果今天能讓《甘露水》在這個展覽出現的話,說實在我就沒有遺憾了。」 在黃土水的子孫與保存者張鴻標醫師家屬,及修復師、策展人等群策群力之下,在政府與民間通力合作下,得以讓這件作品重見天日。而為讓大眾們更加深刻了解台灣近代雕塑之父,北師美術館、高美館到國美館、相繼舉辦展覽。並由國美館典藏,讓台灣的經典雕塑以最細緻的方式,展現在大家眼前。不僅讓我們看見黃土水眼中的台灣,更帶領我們走過台灣雕塑的歷史,也看見台灣新的美術時代。
【超越寫實的國寶級雕塑家 – 陳夏雨】
1917年陳夏雨出生於台中,因為家教甚嚴養成他自我要求極高的處事態度,也讓他的作品具有性能好、功效佳的特性。在看見舅舅從日本帶回的外祖父胸像後,他立志成為雕塑家。因此1934年他隨著舅舅去了日本,進入水谷鐵也與藤井浩祐的工作室學習。 陳夏雨自幼文靜,從小總愛窩在家中一隅,靜靜的刻著布袋戲偶、陀螺、毽子,造就了作品風格極度內斂的特質。雖然他的作品外觀樸素,但細節中都藏有無限的熱情。他善於在作品表面上臨摹書法筆觸撇、點、捺等,藉此意象由內而外引導出作品的精神,如:《聖觀音》、《髮》等。 1936至1946年是他大放異彩的十年,他連續3回入選日本官辦展覽「帝國展覽會」,於1941年成為台灣唯一獲得帝展「免審查」資格的雕塑家。1947年陳夏雨先生返台,他專注在作品外型的真實性,並嘗試突破寫實,挖掘出內在生命力,再安放至寫實作品中,如: 《女軀幹》、《裸婦》等都成為此時的經典代表作品。他的創作也留給後世對人性與生命的深層省思。
【師法自然的雕塑家 - 楊英風I】
楊英風1926年出生於宜蘭,對於藝術的興趣極為廣泛。從油畫、水墨、版畫到雕塑結合了平面到立體的藝術形式,一生共創作2554件以上的作品,其中雕塑是貫穿他一生的創作形式。他在烽火跌宕的時局中,輾轉於北平、臺灣、日本之間,雖無法順利完成學業,但也正因如此,他才有機會至各國遊歷、開拓視野的同時也廣結善緣。 1970年前楊英風率先提出景觀雕塑的概念,其觀念在於強調藝術與個人的關聯與互動。如:花蓮石雕產業的藝術與現代化,正是楊英風對臺灣公共藝術具體、重大的貢獻之一。他倡導「大乘景觀」思想,透過技巧、素材的使用與調度,傳達創作者意念與思想呈現「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高超境界,可謂奠定臺灣公共藝術創作的先河。 1973年設置於美國紐約東方海運大廈前廣場的不銹鋼景觀雕塑「東西門」是楊英風1973年重要作品。簡潔的方型中鏤出一圓洞,成為「月門」,取出的圓有如屏風斜立於月門前。以虛實的圓作為意象,展現東方「虛圓是含陰,實圓則含陽」,以空為境的哲學美感。 楊英風投身環境藝術數十載,從早期人文主義風格至後期現代主義的抽象組合造型,不僅將東方文化中以「虛空間」為主體概念,融入西方造型之現代雕塑,更延續雕塑先驅黃土水將熱愛鄉土、關懷人文的寫實成就不僅是將近代雕塑由古典寫實帶進自然寫實的重要推手,更是臺灣文化藝術產業現代化的推動者。下期我們將介紹,讓楊英風縱身躍入國際舞台的作品「鳳凰來儀」敬請期待。
【師法自然的雕塑家 - 楊英風II】
楊英風對藝術的熱情從早年的紙雕、油畫、版畫、漫畫到晚年的景觀雕塑中可見一斑。然而這些創作,從對母親的思念到對自然的崇敬,外表內斂的楊英風藉由作品,真實呈現內心生活於這片土地的濃烈情感,這期我們帶大家細品讓他躍上國際舞台的不凡之作《鳳凰來儀》。 1970年3月政府爲參與在大阪舉辦的日本萬國博覽會,決定在知名建築大師貝聿銘設計的中華民國館前放置景觀雕塑作品,因而邀請楊英風創作。由於創作時間急迫,從草圖、修改、定稿到施工不到四個月,在這樣的高壓下,楊英風對母親的思念湧出,他曾在日記中寫道「母親身著黑絲絨長旗袍,端坐於鏡前描眉、點胭脂,化好妝後緩緩轉身、起立,宛如鏡緣那隻雕刻的鳳凰,悠然地從那面古鏡裡走出來。」(擷取自楊英風日記),也因此鳳凰成為了他的創作靈感。 他不分晝夜趕工,以剪刀代替畫筆構圖,不停思索如何將堅硬的鋼材轉換成流暢的線條。在不斷嘗試後,他讓載滿重物的卡車在鋼材上來回輾壓,鳳凰的羽翅自然展現在大眾視野。1970年3月14日一座以鋼材塑成的大紅色巨型景觀雕塑《鳳凰來儀》順利豎立在中華民國館前,不僅成爲日本萬國博覽會最耀眼的地標,也同時將楊英風心中對母親的思念化作永恆的鳳凰浴火重生、突破天際。 《鳳凰來儀》為楊英風贏得巨大掌聲與榮譽,同時奠定他和貝聿銘爾後的多次合作,其中包含上期介紹1973年設置於美國紐約東方海運大廈前廣場的不銹鋼景觀雕塑《東西門》。做為臺灣第一位公共藝術實踐者,他將自己對自然的情懷與對家人的思念帶入雕塑,並將東方文化融入西方造型,同時也啟迪許多後世雕塑家。雕塑巨擘-朱銘曾說:「若沒有楊英風,就不會有今天的朱銘。」究竟這兩位師徒間有什麼樣的動人故事呢?我們將在下篇揭曉。
上一頁»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下一頁»
© 2024 LIH PAO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3982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