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MENU
麗寶集團
Group
關於基金會
About Us
認識基金會
基金會20週年
歷年大事紀
公開資訊
董事介紹
最新消息
News
雕塑雙年獎
BIENNALE AWARDS
第七屆麗寶雕塑雙年獎
關於麗寶雕塑雙年獎
比賽辦法
評審名單
線上報名
活動快訊
本屆得獎作品
歷屆
活動
Events
彩雲講堂
麗寶福容獎助學金
雕塑雙年獎花絮
麗寶
文
出版品
Publications
聯絡我們
Contact Us
會員中心
Member Centre
首頁
>
搜尋結果
全部
找到 229 條結果
基金會20週年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20週年 【回顧影片】 【鑿一篇時間的故事 Chisel out a Story of Time】 【鑿一首青春之詩 Chisel out a Poem of Youth】
比賽辦法
第七屆麗寶雕塑雙年獎 活動宗旨 麗寶集團於1980年創立於台灣,以建築業為母體,有感於建築,雕塑,環境相互影響與緊密連結的重要性,旗下的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自2011年即開始舉辦麗寶雕塑雙年獎,期望透過國際文化相互交流與融合,激發藝術家的創作力,讓雕塑成為建築的一部分,除了深化人們對環境與空間的重視與理解,同時發揮雕塑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多重的功能性,打造一個具有現代文化內涵,充滿藝術氛圍和活力的生活空間。 報名方式 採網路報名(麗寶國際雕塑雙年獎活動網站) 報名網址: http://www.lihpao-sculpture.com/register.php 詳細比賽辦法,請下載【第七屆麗寶雕塑雙年獎】簡章
關於麗寶雕塑雙年獎
關於麗寶雕塑雙年獎 「深耕臺灣,十年有成」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傳達出十年來耕耘的藝術能量與感動,長期培育本土新銳藝術家,並延續和傳承臺灣雕塑藝術的使命,除了為正行進的探索之路的臺灣新銳藝術家提供培育助力,也讓世界看見臺灣,藉此向國際發聲,讓世界各國的藝術家能齊聚一堂,並用雕塑來相互交流與對話。「麗寶雕塑雙年獎」是臺灣第一個以『雕塑』為主題的大型徵件比賽,期盼未來持續厚植藝文的沃土,透過產、官、學各層面的相互合作,讓臺灣成為一個文化軟實力的發聲強國,呈現藝術的多元榮景和豐富樣貌!
活動快訊
第七屆麗寶雕塑雙年獎,經過專業評審團共同評選進入複審作品。入圍名單以上公告,恭喜所有入圍者! The 7th Lihpao Sculpture Biennial Awards was jointly selected by the professional jury. Congratulations to all the finalists!
2015盧月鉛大師-基礎素描課程海報
盧月鉛大師-基礎素描課程 由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主辦,於四月份開設之「素描美學」基礎課程,活動已圓滿結束,麗寶同仁皆反應熱烈,收穫滿溢。 本次素描美學基礎課程,由享譽國際的知名畫家盧月鉛老師親自指導,共開設三堂,每堂約有60位學員參與,不同於以往的大班教課,盧老師採一對一教學,並專程於開課前半日抵達教室,希望盡可能為每位學員素描打底,讓學員對素描更有信心。盧老師的細心指導與鼓勵,學員們完全感受深切,課程中更親自為每位學員示範解說,讓學員備感溫馨。課後許多學員表示,在工作之外,可以體會素描的樂趣,的確讓自己在繪畫的領域輕鬆學習,獲益匪淺。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吳秋賢執行長表示,未來將會持續規劃相關藝文課程,讓大家從生活中接觸藝術,進而欣賞藝術,未來也考量將此活動向外推廣,讓社會大眾皆有一同獲得美感經驗的機會。
2015「鋤禾日當『舞』」- 暑期兒童舞蹈營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X「壹柒伍捌」-兒童青少年舞蹈服務團隊- 「鋤禾日當『舞』-2015暑期台東兒童舞蹈營」 財團法人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年以來持續關注文化藝術的推廣,與偏鄉兒童的教育,在暑假與「壹柒伍捌」-兒童青少年舞蹈服務團隊,共同合辦了一個為期五天的「鋤禾日當『舞』-2015暑期台東兒童舞蹈營」,服務對象主要為台東縣池上鄉萬安國小三到六年級的小朋友,營期時間為2015年7/21(二)至7/25(六)。 本次舞蹈體驗營的三大宗旨為「快樂學舞」、「發揮潛能」及「社區親子同樂」。希望藉由適合小朋友的程度教學,讓孩子能開心地體驗各種風格的舞蹈;並且透過精心設計的舞蹈肢體開發遊戲,幫助孩子破除跳舞只屬於專業舞者特權的迷思。在過程中幫助孩子建立自信、發揮潛能,同時享受跳舞帶來的快樂與感動。此外,也邀請家長在星期六前來欣賞孩子們的成果展,期望藉由親子及社區同樂,成為孩子們擇己所愛的一大支持動力。 而「壹柒伍捌」的發想取自於「一起舞吧」的諧音,他們是由一群熱愛舞蹈的年輕人組成。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希望與這群充滿熱情的年輕人,透過公益服務的方式,讓對跳舞有興趣或天分但資源缺乏的孩子,跟著一起舞吧!一起感受從跳舞獲得的滿滿感動與快樂! 本次的「鋤禾日當舞-暑期兒童舞蹈體驗營成果發表晚會」,於2015年7月25日在台東縣池上鄉萬安國小圓滿落幕。此次活動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希望以台東池上鄉為起點,透過舞蹈體驗營的方式,將大學生服務的熱情、舞蹈的活力和學習的樂趣,在池上鄉順利的推廣散播,希望將愛與關懷,透過藝術下鄉的精神,讓表驗藝術長遠的傳承與延續。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吳秋賢執行長、台東縣池上鄉張堯城鄉長、萬安國小鍾明宏校長以及余德章主任等等多位貴賓皆出席本次成果發表晚會活動,吳執行長特別表示,這次的「舞蹈體驗營」不僅可以散播多元創意的種子,更讓舞蹈本身的熱情延續,並且向下扎根,未來讓孩子們在表演藝術的方向發展更有力量。這樣的活動透過藝術不斷的與生活交流,非常有意義!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長期致力於推動建築、教育、藝術、社區和公益等五大活動,近年來用心投入藝文展演的推動和社會公益服務。「鋤禾日當舞-暑期兒童舞蹈體驗營」的活動,即是由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和「壹柒伍捌」兒童青少年舞蹈服務隊共同主辦,不僅是支持台灣表演藝術發展的重要體現,也是繼續耕耘的動力,「社會責任」需要永續經營,未來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也將實踐「生活藝術化,藝術生活化」的核心理念,期許為台灣帶來正面的藝術影響力,為理想中的美好願景,盡一份微薄心力。
2015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展
國立台灣藝術大學 第六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共同主辦,一起支持雕塑創作,培育台灣藝術新秀!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與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雕塑學系共同舉辦「第六屆國際袖珍雕塑展」,展覽時間為104年11月3日至11月15日,在台灣藝術大學教學研究大樓B1、B2進行為期二周的展出,開幕茶會於104年11月5日圓滿落幕,特別感謝各位嘉賓撥冗蒞臨,熱情與會! 本次展覽與往年最大的不同,除了增設兩名評審團實驗創新獎,參展單位也突破亞洲版圖,加入了歐洲的視野,首次邀請到米蘭布雷拉藝術學院、拿坡里藝術學院、卡拉拉藝術學院等三所義大利藝術學院。其他參展學校包含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沖繩藝術大學、筑波大學、大田原市文化藝術研究所、中國四川美術學院,與台灣藝術大學師生共同合辦精彩的台、日、義、中等國精彩的國際交流展覽活動。不僅增添本屆袖珍雕塑展內容的可看性,作品視野也為本屆帶進多元創作新格局。除此之外,台藝大雕塑系 王國憲主任與藝博館館長 劉俊蘭教授也共同宣布了明年,也就是第七屆國際袖珍雕塑展徵選主題以「小秘密」取代往年主題「禮物」。六年來,台藝大國際袖珍雕塑展從校內到全國進而邁向國際,校方期望這樣的改變能夠為參賽者們帶來新的思考刺激,也激發下屆創作的新氣象。 第六屆麗寶企業創新獎得主為雕塑系 蘇韋綺同學,作品名稱為「流逝」,以一把有形的傘,佇立在水泥的土地上緩緩的滴乾,表現出在等待的過程中時間的流逝,透露出一種孤寂與無奈。在技術面以鐵為媒材形塑出精緻而柔和的傘面,並在與另一媒材-水泥的結合過程中,以指甲油為介質成功表現了地上的水漬,融合模糊了媒材的差異性,不論在製作的技術面與題材意象的表達都非常細膩,具有豐富情感表現的作品。今年金賞與銀賞都是探討宗教議題。金賞-古師承《釋迦五印-煙印》,佛教手印是以手指擺出特定姿勢,象徵某個教義與理念,模擬釋迦摩尼佛的手勢,但拇指與中指拿著一支香菸,表現宗教與世俗的衝突。而銀賞則由謝衡同學《盲從》,打造一座佛像,仔細刻劃衣服、帽子、座椅等細節,卻挖空佛祖的臉孔與身體,暗示沒有人看過佛祖真實的樣貌,卻盲目崇拜佛像。從展出作品表達出學生對於現今社會現象的思維。 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 吳秋賢執行長於致詞中提到,基金會一直以來長期支持雕塑藝術、鼓勵藝術家創作及公益關懷與教育推廣,積極提供一個藝術平台,投入雕塑人才培育計畫,希望台灣當代雕塑藝術能夠永續發展,讓台灣的藝術家能被看見,並在世界發光發熱。而國際袖珍雕塑展開啟同學們在藝術上的多元視野與國際觀,藉由這個活動,同學們可以更寬廣的角度重新認識創作,進而對雕塑藝術與當代社會之間的關係能有更深入的思考與探索,也希望同學們透過本次國際交流展,在藝術之外,激盪更多創作靈感動力!
2016「舞動興中」- 寒假兒童舞蹈營
2016「舞動興中」 2016年寒假,我們在原住民小學服務的過程中,看見了孩子們雖然沒有受過專業舞蹈課程訓練,但在晚會表演當場隨性的舞蹈卻讓人驚豔不已。當時,我們便興起了一個想法:若能號召一群有志於舞蹈及偏鄉服務的年輕人,能夠貢獻所長並回饋社會,那這群對跳舞有興趣或有天份的孩子,就不會因為資源較缺乏,而失去了接觸到完整的舞蹈訓練機會。 因此,回台北後,我們秉持著「讓每一位想跳舞的孩子都能有機會跳舞;讓每一位對舞蹈有熱情的年輕人,都能發揮所長、回饋社會。」的理念,號召了一群熱愛跳舞的年輕人組織「壹柒伍捌-兒童青少年舞蹈服務隊」。首先,挑選了相對為台灣偏鄉地區的後山臺東縣做為起點,透過同年暑假短期的舞蹈體驗營,作為達成團隊目標的第一步。 而在暑期舞蹈營畫上完美句點之後,我們並不就這麼結束。我們要將熱情延續、傳承籌辦經驗,並號召更多舞蹈志工,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到台灣的各個角落,讓不管是農村、山林抑或其他地處偏鄉的孩子們都能有機會一起去享受跳舞的快樂。我們更大膽的希望,將來壹柒伍捌能夠拋磚引玉,影響台灣更多同樣熱愛跳舞及願意從事偏鄉服務的年輕人,拓展各校分隊。最後,更能夠成立深耕偏鄉的舞蹈工作室,長期永續的發展當地舞蹈藝術教育,細心灌溉每一顆熱愛跳舞的種子,陪伴他們成長茁壯,逐漸自信而快樂的盛開。
2015傳承台灣古蹟之美
傳承台灣古蹟之美 教育台灣的下一代,是社會國家的義務,這次的系列活動,具有傳承的意涵,係由「呦呦荷造場」、偕同「國立台博館」、「財團法人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及「財團法人楊英風藝術基金會」,共同出錢出力圓滿完成的。同時,也讓台博館南門園區成為親子藝文教育活潑快樂有意義的場所。各個藝文講座與手工藝術工作坊,也都能將其中的精神意涵、相關歷史、以及人文涵養,灌溉傳承給予台灣的下一代。這次活動中,孩子們可以接觸學習到平常在學校吸取不到的藝術素養和教學,確實達到傳承和啟發的作用。 國立臺灣博物館建館超過百年,於 21 世紀初,昂首朝向第二個百年邁進 。博物館作為現代知識的啟蒙地,常年持續舉辦多采姿的展覽,肩負傳遞新知、教育民眾之重任,有著諸多悠久深遠的影響。臺灣博物館在臺北火車站正對面,以館前路為中軸線,構成臺北市重要的路標,1960年代從火車站出來,就可以見到館前路另一端的臺博。歷經百年經營,臺博館現在已擁有本館、土銀館、鐵道部園區與南門工廠園區等四個館區,一共包括臺博本館、土銀分館(勸業銀行舊廈)、小白宮與紅樓(專賣局南門工場)、鐵道部(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廳舍)等五座古蹟。 其中只有臺博本館一開始即為博物館之設計,其餘的館區皆為古蹟建物再利用改建而成,是一種順應世界潮流,將老市區內大型的公共建物或工廠改裝為博物館或文化用途之建築。目前臺博館這批建築群最早為1902年所建,最晚為1933年所建,這三十多年剛好是臺灣從清末農業、手工業時代邁向工商業時代。易言之,這些產業或工業遺產作了臺灣的「現代性」之見證。從北門口走到南門外,欣賞這幾座建築的風采,閱覽百年臺灣歷史,建築物造型與功能之雄辯性遠勝過文字之記錄! Paul Crete教授在美國賓州大學引入Beaux-Arts建築畫,梁思成受教於他。1928年梁思成回到中國,他將這種描繪陰影、凸顯立體感的建築畫法,應用到中國營造學社調研計畫之薊縣獨樂寺觀音閣測繪圖上,成為有史以來第一次以西洋畫法表現中國古建築的創舉。此次欣逢臺博館落成百年,為慶祝百年誕辰,臺博特別委託我繪製一些圖樣展示,其目的是要引起國人注意博物館建築作為文化資產之可看性,因為館舍本身即已蘊含豐富的歷史與文物,世界上許多著名的博物館如羅浮宮或大英博物館,建築本身即是建築史上名作。建築是具體存在的物質,或可稱之為硬體。但建築圖確是軟件,或許我們也可質疑它不存在。因為建築圖是以紙、筆或色彩來滿足人們的眼睛,使人誤闖入虛構的空間裡。西洋透視圖法在文藝復興時期長足進步,且臻於成熟,所有的畫家企圖在二度的畫布上塑造三度空間。 中國古代長卷畫更是神奇,它使觀者有如乘坐熱氣球或直升機,或像飛鳥似地俯瞰全局,著名的〈清明上河圖〉即採此法繪成。相較之下,西洋的定點視點透視圖似較為呆板,它只能提供固定的視點,因此有許多部分你看不到。為了彌補這項缺點,乃又發明了剖視圖,以解剖技巧將建物內部暴露出來。我這次所繪臺灣博物館系統館舍即多採剖視法,如此可看到更多一些面向。總之,我有一個定義:「讓一張圖呈現最多的細節,使圖發聲,講出最多的話語」,符合這項標準,才是最好的剖視圖。建築圖比建築本身更精彩,建築圖訴說建築的心聲,這才是我的標準。 國立臺灣博物館落成百年,對大多數人而言,雖造訪多次,但可能並沒有仔細欣賞細節設計,也無法了解其構造之巧思,透過建築圖像學來了解並提升興緻,應是一個很好的途徑。本展覽的目的即是以各種不同角度的建築繪圖來呈現建築之美,並輔以模型與照片重塑臺灣博物館,包括不同消點的透視圖(Perspective Drawing)、等角圖(Isometric Drawing)、剖面圖(Cutaway Perspective)、分解圖(Exploded View),甚至還有烏托邦想像的圖樣(Utopian Architecture),擴大參觀者的視野領域與想像。 2. 藝文暨傳統工藝工作坊 (1) 親子立體紙雕藝文教室 (內容與地點: 楊英風大師經典版畫,呦呦荷造場) 我們此次以傳承台灣古蹟之美”為起點,進而提昇、鼓勵與推廣台灣藝術風氣,讓揚英風藝術機構朝多元方向發展,成為一個結合人文、藝術與科技,並具有國際特色,足以展現台灣藝術價值的藝術。同時也期待能鼓勵與推廣台灣藝術風氣,讓小孩在遊戲中體驗藝術,並輕鬆完成自己獨一無二的紙雕版畫創作。因此活動安排使小學生從動手製作中,體驗台灣本土雕塑大師作品風采。內含紙雕與版畫兩單元,紙雕單元示範作品為〈家貓〉、〈伴侶〉。 (2) 古木參天音樂饗宴 (地點: 呦呦荷造場) 「呦呦‧荷造場」藝術咖啡館以庶民經濟為理念、以提供人們多元化藝文休憩空間為經營目標,因此特別安排台灣在地創意料理主題,特選台灣農特產發展兼具營養與特色的創意料理與飲品,在楊英風大師「古木參天」作品下,將這個場域,提供給愛好藝文的人士休憩及享用美食的空間。 (3) 風潮親子陶笛現場教導 (地點: 呦呦荷造場) 游學志,外號陶笛ㄚ志。生於西元1976年,臺灣知名陶笛演奏家及陶笛推廣者。電視劇《流星花園》裡面演員的陶笛演奏都是由他教授及在幕後演奏的。截至2007年止,他在臺灣共有三家陶笛專賣店,就以「陶笛ㄚ志」為名。 在ㄚ志親自示範教學下,小朋友在荷造場的藝術氛圍中,快樂學習陶笛種類特色(不同的陶笛形狀構造,與音域音色的差異)以及陶笛的吹奏,並體驗不同吹奏樂器與音樂可以帶給我們的驚喜。ㄚ志的陶笛功力,成功的吸引到小朋友們的崇拜、驚豔、與學習的興趣。ㄚ志在1999年首次接觸陶笛後便瘋狂愛上它,2000年開始推廣陶笛,2002年他決定創業,開了臺灣第一家陶笛專賣店,以專賣店打造陶笛文化。為了推廣「全民攻笛」運動,更毛遂自薦向風潮唱片公司提案,2003年發行臺灣第一張陶笛專輯──陶笛奇遇記,短短15天內一萬張唱片銷售一空,創下非主流音樂的銷售紀錄。 (4) 橘之鄉DIY金棗製作 (地點: 呦呦荷造場) 橘之鄉蜜餞觀光工廠,30年的耕耘,將水果加工廠的冷硬形象,轉變為浪漫甜美的水果莊園。網路上享有「台灣最美的的觀光工廠」之美名。最著名的DIY活動就是「金棗蜜餞DIY」。30分鐘的課程,讓每一位學員,能做出美味又健康的蜜餞。吃過自己過的金棗蜜餞後,會讓人很自信、驕傲的訴說台灣水果的甜美,也能體會先民保存水果食物的智慧與節儉的美德。 台灣是水果王國,但我們卻羨慕外國人的果醬。蜜餞是最健康的糖果,可是我們卻往往只吃到色素、香料、防腐劑。我們帶著小朋友,一起學習「健康自己來、蜜餞真簡單」。 在荷造場營業的這三年間,我們取得了比預期中還要更好的成績。除了維持餐廳的基本營運,我們也舉辦了各式各樣的講座、教學、工作坊、企業記者會、服裝發表、樂團表演、婚宴、各項展演、各大中小學的包場活動與聯誼。在這片歷史遺跡中,傳達了藝文與生活,並成為人們發表的舞台。對我們來說,是創舉,也是嘗試。這些看似毫無關聯的活動,無形中,其實向我們表達了這個場域的影響力。藉此,我們希望台博館與荷造場更像是個社群,具有將人連結起來的凝聚性。 在台灣,社會普遍較忽略藝術與美學,因此更須要從小培養;反之國外,觀賞美術館或藝文活動與展覽、音樂表演則是非常稀鬆平常的事情,是從小就深根蒂固的尋常休閒。其實台灣具有充分的要件,我們擁有豐富的人文歷史,原住民文化和客家族群的文化,更從日據時代就發展了與歷史相互關聯的藝術史,但教育的政策上,不僅發展緩慢,許多術科課被借去考試已是稀鬆平常,功利主義的社會氛圍下,也變相剝奪了學童的美學受教權,在多數家長的眼中,藝術學科始終比不上其他考試學科,這樣的社會氛圍之下,藝術因此不被重視已是常態。 我們為這樣的價值觀截斷許多可能性而感到惋惜,更造成了世代間的美感隔閡。所幸這幾年間,設計與藝術之間具有的互文性的美感培育,慢慢地浮上檯面,呼籲美學培養的聲音也開始興起。 在這傳承台灣古蹟之美的活動,我們已經具有了很好的起跑點,期許能夠為下一代的後輩新進帶來豐富的涵養,並將美學、人文、餐飲、設計等元素作為結合,並善用網路平台的媒介,將之推廣給更多的族群,希望更為普及,讓一般人接受並了解到,藝術其實是可以打破階級,具有將人相連起來的可能性。而這,便是我們未來的展望。
2015三芝文化基金會
三芝文化基金會開幕 小農藝文市集、沒有蚊子的蚊子電影院~歡迎光臨!
上一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頁»
© 2024 LIH PAO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3966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