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彩雲藝術空間>2016「虛與實」談葉欣樺人體塑造展
2016「虛與實」談葉欣樺人體塑造展
   年輕雕塑家觀察社會狀況進而將領略的心得轉換為創作內涵的方式,儼然已經成為一種創作的模式,不同於一些前輩藝術家以宗教信仰、親情、修身等等的內省模式,觀察社會近況並且迅速反映在創作之中,已成為當代藝術家關心社會的一種方法與手段。在雕塑的領域之中尤其是以塑造人體為主的範疇裡,透過人體描寫來反映社會狀態的方式也是大多年輕雕塑家所關心的內容。「社會狀態」是一個正與反包含萬千面相的議題,就目前年輕一代雕塑家而言「社會狀態」大多鎖定在性別、黑暗、人性、壓力及空虛等負面的主題觀之,或許這正反映出當下年輕人的苦惱與壓力。
 
    承上述葉欣樺的人體塑造作品中透過人體,以擠壓、扭曲、對折、分解等方式掏空了人體的內在後,剩下的人體皮膜所呈現出的是柔弱中包含著些許的無奈與苦悶的視覺張力。在她的「對折再對折」的作品中,她說:「以超現實的方式摺疊收納身軀,臉部表情卻安詳異常,捨棄最初樣貌只剩下形同皮層的表面仍安於苟且的僥倖……規範下的倫理、道德、章法、條例維繫了和平卻也讓人逐漸失去原有的彈性,皮囊一般洩了氣只為在最大限度內安然度日」,收納在木盒裡面經過兩次對折過後的女體,臉部卻十分安詳且平靜,似乎訴說著人們的生活雖然被壓縮到只剩下臭皮囊並且還被摺疊收起,卻仍能安然度日的無力感。
 
    在她的作品中「皮囊」應該可以理解成存在於肉體之外的皮膚與黏膜,因為我們可以觀察到她透過皮囊表面的描寫,將人們的外在皮膚視為「外凸的虛構」,或許她真正要主張的不是外在形象,而是存在於皮囊內部的事實,也因此近期作品漸漸捨棄形象回歸「皮膜」本身的造形可見一斑。日本表演家近松門左衛門(1653-1725)曾說:「藝術存在於真實與虛構的微妙之間,虛構和真實就好像皮膚和黏膜無法被區分般的微妙」,在她的作品中相信能夠在不斷演繹與嘗試中找到存在著虛與實的藝術真實性。
 
 
 
 
 
 
 
 
 
 
 
策展人  宋璽德
2016  8/31於三峽
 

 
 
© 2024 LIH PAO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3727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