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活動>>2016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院雕塑系第七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2016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第七屆國際袖珍雕塑展
 
    由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與財團法人東和鋼鐵文化基金會、財團法人麗寶文化藝術基金會、精銳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策劃的袖珍雕塑展,於11月29日(二)至12月4日(日)在臺灣藝術大學教學研究大樓B1、B2展覽廳展出,並於12月1日(四)中午12點半舉行開幕茶會,此展不但呈現雕塑系創意的另一面貌,也為學習雕塑的年輕學子開展未來職場的廣度。
 
袖珍雕塑起源
    袖珍雕塑源自於1980年代初,由夏威夷大學雕塑教授馬莫魯‧賽托與弗雷得‧羅斯特提出的鞋盒(shoebox)概念:以可置入鞋盒空間的小尺寸雕塑為主。有別於以往運送不易、創作成本高昂、展示空間需求大的傳統雕塑作品,袖珍雕塑因減去大型雕塑的結構支撐問題,在創作上,更能直接投射創作者思維與創意,且因運送容易、展示成本與複製成本較為低廉,而增加了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連結性。
 
展覽宗旨
    在雕塑的質量與空間等議題外,從袖珍雕塑也可能延伸出關於模型、情境等具有設計感的新思維。相較於雕塑系年度大展「美術學院雕塑展」的表現,以文化創意觀點作為其中一支源頭的袖珍雕塑,展出作品形式不僅更加多元,媒材亦更為豐富。
    在這個新的論域中,袖珍雕塑與工藝品間的區別性亦值得關注。當設計與藝術兩者皆無可避免地向商業靠攏時,形式上或本質藝術性的細微差異,也使兩者有所區別。此外,針對商業化衍伸的問題,還包括:藝術管理與藝術創作兩者間的合作關係、藝廊因應景氣而調節的經營模式等等。
   
展覽內容
    本次展出主題為”小祕密”,非以往預設的主題”禮物”,也期望同學們能夠展開不同的想像。展場除雕塑系學生作品外,亦邀請國內外教授作品參展。包含中國復旦大學美術學院、中央美院雕塑系、中國美院雕塑系、天津美院雕塑系、湖北美院雕塑系、四川美院雕塑系、廣州美院雕塑系、日本東京藝術大學、多摩美術大學、沖繩藝術大學、筑波大學、金澤美術工藝大學、大田原市藝術文化研究所等,使觀者有機會看見不同文化與世代對於雕塑藝術詮釋手法與主體意識的差異、藝術在時間中流動的軌跡、時代對藝術家創作觀點的影響,不同世代發想方式之間形成的對話等等。本展亦獲得赤粒藝術、財團法人雲林縣螺陽文教基金會、沃沃美學股份有限公司等贊助,並獲非池中藝術網的媒體協辦,為此展開啟網路平台的訊息傳播與對話空間。
 
袖珍雕塑的可能性
    從藝術角度來看,袖珍雕塑也為台灣雕塑家開啟新的可能性——更貼近觀者的尺寸、易於引起共鳴的微型空間,令藝術品也更易於融入生活。當以往小模型作品轉化獨立為作品時,對雕塑系學生而言不啻為一新的挑戰,而小尺寸的創作模式也反映了快速、精確、貼合生活的當代感,袖珍雕塑有如合身剪裁的套裝,貼合身體曲線且不失大器。另一方面, 因袖珍雕塑作品攜帶便利、容易展示收藏,從商業角度來看,袖珍雕塑在滿足藝術性追求之餘,又帶有低成本、高技術的特點,收藏價值的增加指日可待。
    我們期待,本展除了作為推廣袖珍雕塑之重要展覽,增益雕塑系學生學習之廣度,亦為台灣文化創意產業藝術與商業間的合作模式寫下新的一頁。

 
 
© 2024 LIH PAO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瀏覽人次:3997401